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史工作
【寻访古建】胡家芝故居:桐庐剪纸艺术的传承基地
发布时间:2022-07-25浏览量:424

胡家芝故居位于桐君街道桐君路258号临街处,即原县人民医院后面,是我国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胡家芝(1897—2010)的旧居,是我县老城区保存完好的少数几幢古建筑之一。该建筑建于清晚期,为四厢一厅二天井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临街而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其明间开间达8.4米。建筑结构稳固,雕刻精细,布局紧凑,是一座典型的晚清时期具有桐庐特色的民居类建筑。胡家芝故居的保护,对于研究桐庐县城的古民居特色和保存老县城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桐庐负暄》记载,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丰子恺一家为避难而按马湛翁之信,从石门湾经杭州六和塔到桐庐迎薰坊13号马一浮住处,三天后再举家 迁到横村河头上。而这马一浮暂时借住的迎薰坊13号,就是现在的胡家芝故居。

胡家芝故居因处于县城繁华地段,周边多为商店及居民住宅区,交通方便,人流量密集。所以在修缮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多户人家使用,建筑内增加了许多不合理隔断,且内部潮湿阴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建筑作为直管公产被划归桐庐县房管处管理,一层出租作为商铺经营,二层空置后用于堆放杂物。因年久失修及不合理使用,建筑破损严重,部分房间呈倒塌状态。2008年县委宣传部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了胡家芝旧居修缮协调会议,决定将修缮后的胡家芝旧居作为胡家芝剪纸艺术陈列馆开放。2009年,县文管办组织对胡家芝旧居进行了修缮,最大限度恢复旧居的面貌和格局,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牛腿、雀替、花枋等构件进行了清理和修复。同时结合胡家芝的剪纸艺术成就,将旧居改造成胡家芝剪纸艺术馆,于20091129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经过修缮和改造,特别是对胡家芝剪纸作品的陈列,使之成了一座集胡家芝生平剪纸作品展览、学术研究、第二课堂于一体的名人纪念馆。故居共分为两层,一层为大堂,设有办公区、中小学生剪纸作品展示区及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区3个区域;二层为胡家芝剪纸作品展厅,展出了胡家芝创作的一系列剪纸作品、胡家芝生前创作所用遗物、胡家芝生前所获各类奖项等。该馆是我县唯一一座全面、专门展示胡家芝剪纸艺术成就的艺术馆。

胡家芝于1897年出生于桐庐县城,1952年随家人迁居南京,20103月在南京辞世,享年114岁。

胡家芝在长期的民俗活动和艺术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民间剪纸的技艺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特别是能用剪纸作品反映新时代新的生活和思想感受。胡家芝剪纸100多年,有1000多件作品传世,先后参加省、市及全国展览,受到广泛好评。叶浅予尊其为启蒙老师

2004年,浙江省剪纸研究会授予胡家芝浙江剪纸艺术终身荣誉奖2007年,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授予胡家芝老人终身成就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荣誉传承人称号。

现在,胡家芝故居不仅集中展现了胡家芝的剪纸艺术成就,还经常性举办免费少儿民间剪纸培训活动,成为剪纸艺术宣传和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并于2016年荣获浙江省博物馆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称号;同时,胡家芝故居的成功转型,也为桐庐县的古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个范本。

胡家芝故居现由桐庐县文联下属县文艺创作研究中心负责管理,每周除周一馆休外,正常工作时间均向公众免费开放。



附件 :